优拓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4-03 03:20:01
5416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5645.xyz
11月1日,商务部发布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消息。
最近的一次发布类似全国性的消息,是在2020年的2月(农历正月初八),也就是新冠疫情最严峻期间。
最近一次的类似消息
根据以往的记录,商务部对于生活必需品的强调,一般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防汛等应对紧急事件之前。
而今年为什么会突然强调生活必需品?
更重要的是里面针对家庭还有很关键的一句话。
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原文
这句话背后又有何所指?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大概有3个。
全球能源短缺和今年极端天气下的严冬危机
每年我们国人最重要的日子就是过年和过冬,而今年的冬天很可能会格外冷。
根据国内外气象专家的预测,今年的“拉尼娜”已经形成,极寒天气很可能会横扫北半球。
美国暴风雪袭击
而由于疫情和各国货币超发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价格飙升。
北半球温带和寒带国家的供暖能力和供暖成本压力激增。
这个冬天可能会有点冷。
物价压力
物价飙升带来的压力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近期物价飙升,鸡蛋价格增幅达35%、猪肉价格增幅28%、汽油价格增幅40%。
西方货币超发,货币贬值,人工成本和能源价格激增。
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国的中小制造业者虽然订单不断,拼命消耗自身资源生产,价格内斗,但却换回来的是贬值外币。
美国飙升的物价
而我国因为多种原因,对部分制造行业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全球制造中心“打了个喷嚏”。所以,全球的商品是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反映到国内,就是国内的物价也跟着暗潮汹涌。而我国经济目前又处在调整期,3季度GDP增速4.9%,比二季度减少3个点,低于原有预期。
经济增速放缓,楼市疲软,老百姓处在一个不敢消费,加速储蓄的时期。
此时,我们大部分人对物价的敏感度更高。所以,保供稳价是需要明确提出来的。
中国周边的美军基地
中国所面临的危机预警
1、欧美对中国的态度和措施
在国外顶级智库《经济学人》列举的——2022年全球十大通胀风险因素中,直接跟我们中国有关的有4个。
其中有中美关系恶化造成全球经济脱钩排在风险因素第一位。而中欧关系恶化带来的风险排在第八位。
《经济学人》提出的2022十大风险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其实很凶险,面临着整个西方欧美国家,部分人对中国的近乎“敌视对立”的国际风险。
而这也就是我国在近年提出“经济内循环”的一个考量,一旦经济脱钩、我们自己内部就能实现良好的自产自足和经济循环。
粮食危机?
2、战争和粮食短缺的风险
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这句话本身就已经很明确了,就差拿着大喇叭在我们耳边,告诉我们要适当的储备一些生活必需品。
不仅仅是因为局部的战争风险,更是因为目前的全球国家状态。其实,很像是上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照片
我们不仅面临着东南沿海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要面临是很可能是复杂的多国挑战。尤其是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他们背后的大哥美国。
可以想见,在2021北京冬奥会结束之后,我们所面临的是更加风云变幻的国际事态。
而关于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危机,早在今年年初就有预警。
而这些严峻的情况,落到我们每一个家庭。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做好哪些准备?
战时应急包
个人浅见:
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和饮用水,尤其是城市里的中高层居民。家庭个人相关的健康药物的储备,尤其是一些老年慢性病和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需要储备一定时间的用量。家中有一定的现金(整钱和零钱)储备,目前手机支付很方便,但是在一些停电情况下,还是现金为王。可以适当储备个家庭应急包,现在应急包里装备都比较全,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可以自备手动、电池或者太阳能发电、储电的小装备,用来给手机、照明等一般小家电供电。其他,欢迎各位网友在文章下方集思广益。
物资最担心集中抢购
结语:
时代的车轮滚滚,现代的我们在经历了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事情之后,多多少少,已经见怪不怪。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在各种情况之下,先过好我们自己的小家;有能力的情况下,众志成城,互助大家。
原创作者丨傲徕峰利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