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集合》(二)-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2022-03-05 22:07:20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一年级数学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但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假分数的倒数有可能还是假分数)
化简比的结果还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
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七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75%;
一成是10%;三成五是35%
折扣=           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税前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必须以年为单位)

根据上述的内容分析,结合课标理念,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
数学思考: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思考生活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问题解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并利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维恩图中交集部分的理解。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分数合成一个分数的运算,叫分数的加法;已知两个分数的和或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的运算,叫分数的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注意:两个以上的异分母分数可以一次通分。计算的结果,能约成最简分数的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定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     

比、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两个数量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个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两个数量的比值(商)一定,那么这两个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注意: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 圆的周长一定,圆周率与直径不成比例。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圆的周长与半径或直径都成正比例;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比例;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比例;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1km=100000cm

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把情景设置法、数形结合法、学生活动法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学法是实践观察法、探究学习法、整理构建法,把教法和学法和谐的统一起来,让他们有机结合,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
以“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巩固深化  拓展应用”的结构为教学思路;以“冲突-----思考----交流-----验证”为教法,力求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让学生实践观察、探究学习、整理构建中体会、理解维恩图各部分的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集合的问题,渗透集合思想。
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有两个妈妈带着两个女儿去吃饭,可服务员只给她们拿来了3副碗筷,为什么?
原来,其中有一个人,她有两个身份,她既是女儿,又是妈妈。学生说出答案后,通过动画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又蕴含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画形象的表示,让学生对“交集”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体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优拓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优拓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