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拓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01 20:31:00
12月3日,凤凰网财经获悉,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半导体”)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半导体公司是高效、智能、集成的半导体供应商,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 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覆盖了对电、光、磁等信号的感应、 处理及控制,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自成立以来,公司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10. 96亿元、14.41亿元和12.35亿元。
比亚迪半导体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3.4亿元、10.96亿元、14.41亿元、12.35亿元;同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0.85亿元、0.59亿元、1.84亿元。
比亚迪半导体本次拟募集资金26.86亿元,其中3.12亿元将用于新型功率半导体芯片产业化及升级项目,20.74亿元用于功率半导体和智能控制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比亚迪股份持有发行人3.25亿股股份,占公司本 次发行前股本总额的72.30%,是发行人的控股股东。比亚迪股份持有发行人 72.30%的股份,系发行人的控股股东。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王传福先生合计持有比亚迪股份17.81%的股份,系比亚迪股份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因此,王传福先生通过比亚迪股份能够间接控制公司72.30%的股份表决权,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系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
据悉,2020年4月,比亚迪半导体完成重组,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多元化股东结构,提升公司独立性并助力第三方客户拓展,同时,扩充其资本实力,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2020年5月,比亚迪半导体完成19亿A轮投资;同年6月,引入小米、联想、深圳华强等战略投资者,仅用42天即成功引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等知名投资机构,加快上市进程。2021年1月,比亚迪半导体拟A股IPO,投资方包括中芯国际、小米科技、上汽投资、联想集团等。2021年8 月,比亚迪半导体律师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比亚迪半导体创业板IPO状态变为中止。根据深交所网站显示,多达数十家聘请天元律师事务所作为其创业板上市法律顾问的企业IPO状态都已变为中止。20219月1日,深交所恢复比亚迪半导体发行上市审核。
对于此次发行上市,比亚迪半导体表示还存在以下风险:
(一)关联交易占比较高,第三方客户拓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关联方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其中主要为向比亚迪集团销售,这也使得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18 年、2019 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发行人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金额分别为9.1亿元、6亿元、8.5亿元和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88%、54.86%、59.02%和54.24%。因此,公司与比亚迪集团之间的业务对于公司生产经营及业绩影响较大。未来,公司如果未能够及时拓展第三方客户,一旦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因宏观经济或市场竞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相关配套车型销量出现下降,将导致公司相关产品销量下降,对公司的经营和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22%;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07%;归属于发行人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3%。
2019年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低迷,公司与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售也随之减少,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下游需求的回升带动公司营业收入上升。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较2019年增长56.18%。公司于2020年制定实施期权激励计划,公司2020年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后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下降。功率半导体方面,公司主要采用IDM经营模式,自主研发设计的芯片已经量产;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IC方面,公司主要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MCU芯片、CMO图像传感器委托晶圆代工企业进行生产。同时,公司存在直接外购芯片的情况。2020年以来,全球车规级半导体产能紧缺持续发酵,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整体供货周期延 长。销售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未来 5 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整体向好,现有半导体厂商积极投入资金及人力扩充产能,也吸引了更多新企业进入半导体行业,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如果公司所处行业的产业政策及税收政策等发生重大变化、行业技术或商业模式变化导致公司的产品不能较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核心人员发生重大变化等相关因素导致公司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公司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相关变化,则公司可能难以维持在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其技术优势将逐渐被竞争对手追赶,无法拓展新领域及高性能要求领域的收入规模,对公司未来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提升工艺技术和拓展新兴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存在现有产品被迭代、经营业绩出现下滑的风险。
(三)控股股东不当控制的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比亚迪股份直接持有比亚迪半导体合计72.30%的股份,本次分拆上市完成后,比亚迪股份对比亚迪半导体仍拥有控制权。如果未来比亚迪股份通过行使表决权或其他方式对比亚迪半导体的发展战略、重大经营、重大人事任免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实施不当控制,将可能给比亚迪半导体及其中小股东带来不利影响。
(四)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于2020年12月11日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20年-2022年适用高新技术企业的1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公司子公司宁波半导体于2018年11月27日取得高新企业证书,2018年-2020年适用高新技术企业的1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公司子公司节能科技从事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收入以项目为单位享受免税或“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子公司节能科技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未来,如果公司不能继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满足税收优惠条件或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不利调整,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五)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56亿元、2.46亿元、2.78亿元及3.64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9.56%、19.26%、7.11%和 8.05%,占总资产的比例有所降低。为了能够及时满足下游客户的产品需求,公司按照安全库存需求和市场供需情况进行备货。未来,如果公司存货规模控制不当,导致存 货规模过大,货物滞销的情况出现,可能会对公司的运营效率产生影响,公司生产经营业绩也将受到影响。
(六)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风险
公司拥有的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是公司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的知识产权在未来可能遭受不同形式的侵犯,公司实施或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可能受到限制,且成本较高。因此,如果公司的知识产权不能得到充分保护,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另外, 虽然公司已主动采取措施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但也不排除其他竞争者指控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可能,从而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