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拓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1-10 00:00:12
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引到死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如果想要进窄门,那必定得忍受约束,克制欲望,承受痛苦。”
但窄门还是太过狭隘,不允许两人一起通过,所以,人间的路走到最后,都是一个人的孤独。
吴小姐37岁,碎发,瓜子脸,微翘的杏眼,笑容软糯,走路轻轻摇摇,如杂草堆里一朵清雅的小花。
她是眼科医生,条件不俗,追求者络绎不绝,但她却深深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
男人突然失联,电话打过去一直无人接听,吴小姐举着听筒在黑夜里怅然若失。
男人没有只言片语,音讯全无,她笃定男友回归了家庭,但电话不是忙音,提示可以语音留言,这又让她生出许多遐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遐想竟暗生了丝丝的恨、怨,还有许多连她自己都不清楚的情绪,像尸苔,控制着一言一行。
吴小姐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生无悔,死无惧,不需经济基础,对离异无挫折感,先友后婚,非介绍所,无诚勿试。
青梅枯萎,竹马老去,吴小姐带着前男友的音容笑貌一头扎进了相亲洪流。
第一个来相亲的王先生是PC版裁版工人,穿件花衬衫,一边嚼着槟榔一边语速极慢地和吴小姐说话,嚼槟榔的幅度太大,溅出的唾沫星子全是槟榔特有的辛辣。
王先生似乎觉得不够劲道,又燃起一支烟,很显然,这位王先生是个经常放纵自己欲望的人。
一兴奋就暴露了口吃的毛病,“嫁~给~我”三个字中间仿佛隔了深沟险壑,原来他嚼槟榔也是为了小小的遮掩。
第二位相亲对象相当神秘,姓名、职业和年龄均不详,他自称桃一郎,曾在日本留学攻读了多个学位,回国后借由国际贸易的工作周游列国,并兼任慈善会的负责人。
侃起自己的经历,桃先生愈发起劲,兴致勃勃地为吴小姐献唱起蹩脚的乡村小调。
桃一郎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古早爱好,不免让吴小姐好奇对方的真实年龄。
长相老成的桃先生脱口而出自己只有30岁,显而易见的谎言让吴小姐忍俊不禁地莞尔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林先生,餐厅经理,看起来相貌堂堂,言谈举止儒雅,吴小姐满心欢喜,本以为开局不错,但对方接下来的一系列神操作如同克格勃。
林先生目光游离,时不时盯着吴小姐的脚,夸赞她的鞋子很特别有清纯的味道,并让吴小姐和他一起做一个和鞋子有关的心理游戏。
林打开脚边巨大的粉红色皮箱,各色女鞋千姿百态,鞋琳琅满目,林竟是个恋足癖。
他说着说着钻到桌子底下,脱下吴小姐的高跟鞋,一把抓住她的脚,给她轮番套各种鞋。
房产中介商对爱情动作片颇有钻研,饭岛、苍井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这本是极隐秘的个人癖好,他却在吴小姐面前大谈特谈,以显他的博古论今、技高一筹。
他甚至还畅想未来,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拍一部,一双小眼睛在厚厚的镜片后面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一脸迷醉和神往。
吴小姐强忍着坐在那里皮笑肉不笑,努力保持端正的坐姿,但分明感觉出一身肌肉僵硬如铁。
相亲一整天,接连遇到多个言行古怪的人,吴小姐疲惫不堪,她落寞地蜷缩在公交车上,望着灯红酒绿的街头愈发怅然。
回到家,忍不住拨通前男友电话,尽管另一边仍然无人接听,但她还是以电话留言的方式倾诉起所有的遭遇,然后沉沉睡去,准备迎接第二天的相亲。
吴小姐把所有的相亲对象约在了一家餐厅,根据心情调换不同座位。
旅行社老板身型肥硕,满脸油光,还没聊两句,就抓起吴小姐的纤纤玉手翻过来覆过去地看,说自己会看手相,很慎重地说吴小姐的姻缘还没到,应该再多多享受人生。
他绕了九道湾八道拐,才吞吞吐吐带出自己的真实目的,说白了,男人不想爬山,只想直接登顶,和吴小姐来一场免费锻炼。
恬不知耻被当即戳穿,男人索性不再藏着掖着,还坦白了自己已婚有孩子的事实,但那也阻挡不了他相亲,相亲就是他免费觅野食的渠道。
但刚落座就不断打量吴小姐,然后滔滔不绝地兜售自己的生意,原来他是高级pitiaoke,相亲也不忘拉货源。
他邀请吴小姐加入自己的人才库,并信誓旦旦地保证每天的收入能达到多少。
吴小姐羞愤难当,就差一杯水泼过去,屈辱慢慢升腾,一阵阵雾气弥漫双眼。
她实在不明白,自己简短真诚的征婚启事竟会招来这么多形色各异的奇葩,他们中很多人的想法,她未能理解,那些肮脏和随便的思想甚至颠覆了三观,然而每一个前来征婚的人都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赤裸裸的欲望。
家具商陈先生,因父亲犯法受牵连坐过一年半牢,被未婚妻抛弃,被每个相亲对象嫌弃,因自卑极其低调内敛。
吴小姐在陈先生尴尬落魄的笑容里看到了自己,不禁心生怜悯,可在一阵激情之后,她在洗手间嚎啕大哭,他使她想起了前任。
前男友像一潭泥裹住了她,原来她相亲的目的只是想在千万人之中找寻他的痕迹,他的吻他的气息无时无刻不流淌心间,粘在嘴角。
吴小姐白天忙碌于跟形形色色的征婚对象见面,相亲对象走马灯似地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她每晚给前男友的电话留言,总是对着听筒自言自语,倾诉满腔思念,这俨然成了一种习惯。
她的蚊帐是白的,床单被罩是白的,浴袍是白的,包裹头发的头巾是白的,她的倾诉是白的,她的生活也是苍白的,那个消失的男人如一根隐形的刺,深深扎进了她的皮肤,每次明明看见了,可用力一拔,却扎得更深。
陈先生让她看见了自己的病态和执念,她对前男友的爱如同一场病毒,吞噬了她。
她觉得自己像是个神经病,但又阻止不了自己去神经,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轮回。
征婚热潮还未停息,这天,吴小姐又遇到一位气质独特的跛脚画家何璧。
谈话间,何先生电话不断,为了找到接收电话的最佳位置,他拖着脚一跛一跛在餐厅里打转。
又一个电话打来,何先生起身去接,情急之下,他原本跛着的脚突然变得正常。
何先生的伪装引起吴小姐的怀疑,对方急着辩解,吴小姐又意外发现他的胡子也是假的。
多方追问下,他终于承认自己就是知名演员钮承泽,而频繁打来电话的是自己的女友。
一个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居然跟自己相亲,吴小姐感到非常荒谬,她并不想与身处复杂环境的演艺界人士有过多接触,两人就此分别。
钮承泽的伪装让吴小姐觉得不可思议,但他的出现如同一面镜子,其实她和他一样,都没认真对待征婚,钮承泽伪装的是外表,而她伪装的是自己的内心。
吴小姐相继又相了很多人,有带着自己老爸来找后妈的,有借着相亲推销产品的,有高中生乱搞恶作剧的,也有自闭症青年,甚至还有中性打扮的拉拉告诉她,想要获得幸福,就别把性别卡得那么死。
吴小姐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和她所期待的相差甚远,想要遇到一个正常的相亲对象,如同大海捞针。
她像坐在井底的蛙,仰望着头顶遥远的五尺浮世图,双眼曝睁,无辜而不解,直到遇见一个盲人作曲家。
盲人作曲家曾经是她的病人,一下子就认出了她的声音。
吴小姐仿佛听见身上的外壳哗啦啦碎裂,她不姓吴,那是前男友的姓,她叫杜家珍,她在他面前无所遁形。
相亲的餐厅也是和前男友常去的,她每天戴着面具以吴小姐自居,像个偷窥者,窥视着不同相亲对象的生活,他们虽说千奇百怪,但至少都展示了真实的一面,反倒是她把自己藏在黑暗中,活在一张壳内,真正荒谬的是自己。
杜家珍至始至终都没有打算敞开心扉接受新的感情,独自在壳内挣扎,徘徊,痛苦,扭曲,盲人作曲家把她拽回了原点。
“众人皆醉我独醒”原是一种错觉,陈先生、钮承泽、盲人作曲家如一瓢冷水,泼醒了杜家珍,她第一次直视自己的内心,不再逃避。
家珍偶遇心理学讲师罗老师,罗老师告诉她:“中国人自古讲情,情从“心”、从“青”。“青”字所写的是生命的律动和循环,它不仅仅是一种霎时的感觉,更需要靠关心、体谅、责任持续不断地推动这个循环,情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而爱则相反,爱是一种无需学习的本能冲动。无论是情是爱,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选择,我们需要选择自己所能承受的。”
家珍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拨通前男友的电话,里面忽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杜家珍惊诧之余,蓦然意识到那是前男友的妻子,对方没有情绪失控的破口大骂,反而平心静气地告诉了她一个噩耗——男人早已去世。
就在杜家珍和他失联前一天,他回到家和妻子摊牌,决意离婚和杜家珍在一起,甚至不惜净身出户。
可就在摊牌的第二天,男友因工作飞去越南,还没落地就遭遇了空难,当天命陨他乡。
其实早在杜家珍第一次电话留言时,女人就听到了,她愤恨、绝望,但更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女人让原本懦弱的丈夫如此决绝地想要离婚,她想了解丈夫和这个从未谋面的女人间的全部故事。
于是故意不接电话,每天从电话留言里了解杜家珍,听她对自己丈夫深深的思念和夜夜的痛彻心扉。
她先是窃喜的,有报复的快感,可渐渐地,她日日诉说的那些无奈、脆弱、悲伤、彷徨,如同在诉说自己的心事,她们爱着同一个男人,如果她是无辜的,那杜家珍也受到了最残忍的惩罚,她心心念念着的男人早已魂归天国,而她还深陷其中,爱他想他恨他到无力自拔,杜家珍对丈夫的爱、丈夫对杜家珍的伤害远远超过了她。
一念及此,女人复仇的欲望慢慢消散,慢慢恢复平静,终于接起电话告诉杜家珍:惩罚已经结束,我们都该重新开始。
女人的话仿佛一把钥匙,深宫重院徐徐打开,往事一幕幕,在黑暗中急如闪电。
原来当初杜家珍独自一人在医院做流产,痛到死去活来时,男友并没有失联,而是在为他们的未来努力,她并没有被抛弃。
杜家珍全身颤抖,眼泪不争气地滚落,泪中有爱,有悔,有笑,有释怀,她所有的委屈和痛苦在这一刻都找到了归处。
在一段感情中,女人可以痴迷,可以执拗,可以飞蛾扑火,可以蜡炬成灰,但不能忍受真心被欺骗,真情被否定,善意被诋毁,哪怕你告诉我你是有苦衷的,哪怕你决绝地转身,只要彼此真诚地爱过,不悔。
杜家珍坐在公车上,窗外霓虹璀璨,盛夏的晚风阵阵,她就那样任由眼泪横飞,再随风而逝,像她的爱情,像她那段不堪回首的人生。
女孩的蜕变,大多因为爱,女人的成熟,大多因为婚姻。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才是成长,我们每个女人都有从鸡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的成长过程。
《征婚启示》上映于1998年,呈现的就是女主杜家珍深陷一段婚外情,在爱与执念中成长的故事。
初看影片,那些奇葩滑稽、自大蛮横的相亲对象令我们印象深刻,影片的每个相亲镜头多采用长镜头特写或近景镜头,让观众自然而然地与女主站在一起,成为审判者。
无论是xing瘾者、爱情动作片痴迷者,还是同xing恋、恋足癖、异装癖,以及诸多难以启齿的癖好,在主流审判前都暴露无遗,家珍的征婚经历如同一场主流价值观和小众生活方式的正面对峙。
然而,撇开那些强行将自己的观念移植到他人身上的行为,究竟是特殊癖好者荒谬可笑,还是站在主流评判高地上的大众将之污名化?
白天的杜家珍端庄大方地会见并暗自评价形形色色的征婚对象,夜晚举着电话倾诉思念,重回脆弱无助的自己,沉沦于婚外情的真实家珍,显然同样是被主流审判的对象。
这就是人的AB面,一面举着讨伐大旗堂而皇之,一面隐藏自我,过去是,现在是,人人都是。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被主流价值观审判的另一个我,它或许是肮脏的、阴暗的、不道德的、边缘的,两股力量在撕扯,较量,平衡。
所以,关键在于,是跟随主流选择平凡普通的生活,还是独具一格选择非主流的边缘人生,就像电影中罗老师说的那样,“选择自己能承受的”,这才是这部旧电影的新意义。
罗老师几岁时就知道自己喜欢同性,但他选择了女性结婚、生子,过平凡人的普通生活。
杜家珍爱一个已婚男人爱到死去活来,爱到病入膏肓,最终放弃,重回主流社会。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该勇敢承受,同时理解并尊重别人叩问内心的选择,接纳别人从B面到A面、从懦弱到坚韧、从迷茫到清醒的成长,社会才得以精彩纷呈的和谐。
虽然有些路注定孤独,但窄门本就太过狭隘,不允许两人一起通过,活着时的快乐才是唯一的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