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拓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12-19 12:57:0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肖恩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正式发布《四川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相较于四川目前16家(含获准在筹建2家)获批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预计到2025年省内的辅助生殖机构有望增加至36家,另外,规划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机构也将达到11家。在三孩政策的鼓励下,辅助生殖技术需求快速提升,辅助生殖的供给端也迎来了“政策松绑”!
就在四川卫建委的规划发布的前几日,港股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PGD/PGS)第一股贝康医疗发布了有关收购星博生物51%股权的公告。被购标的星博生物长期专注于生殖男科IVD领域,产品涵盖精子细胞生理功能检测、男性不育遗传学检测、男性不育生殖毒理检测等领域的检测仪器及试剂。
贝康医疗和星博生物的强强联合,是贝康医疗在构建从检测到存储的整体解决方案中的重要一环,打造完备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更是贝康医疗提升产品体系护城河和市场竞争的关键举措。
三孩政策鼓励 辅助生殖市场供需齐升
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政策”,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生育子女的权利正逐步回归家庭,也带动了辅助生殖的市场需求。
当前,不孕不育症在中国的发病率已攀升到12%-15%左右,2020年约有5000万对不孕不育夫妇,即每6对夫妇中就有1对生育困难,以至于辅助生殖总周期数达约130万,超过美国的一倍多。且由于人口基数大,三孩政策刺激了部分年龄稍高的妈妈的生育需求,出现非整倍体的概率会激增,因此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辅助生殖市场。根据和达资本曾丽斌提供的数据,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约超250亿元,潜在市场规模超过千亿。但是在平均妊娠成功率上,中国试管婴儿却连50%都没有达到,平均流产率高达33%。
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的生殖遗传学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能提升妊娠成功率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查市场呈快速发展趋势。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我国相关试剂的市场份额占总辅助生殖器械市场份额比达到约80%,2015-2019年期间的增长率达到41.4%,预计未来几年试剂产品仍将维持较快增长速度,尤其是胚胎植入前试剂市场预计2020-2024年的增速将达到120.9%,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这正是贝康医疗当前的聚焦且主要的业绩贡献力量。自1978年试管婴儿技术发明以来,已经发展了3代,第一代为精子和卵子在实验室形成胚胎的传统技术;第二代为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第三代为在形成的胚胎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遗传病筛查。而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是出生缺陷、妊娠失败的两大重要致病因素。因此近年来第三代PGT基因筛查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增长率到70%,预计2030年达到255亿元,复合增长率58.6%。
贝康医疗的PGT-A试剂盒在通过全球最大规模的30000多枚胚胎临床试验后,妊娠成功率达到72%,流产率仅6.9%(未经PGT-A筛查的妊娠率及流产率达到46%、33%),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第三代PGS试剂产品,成功切入国内第三代辅助生殖市场增长最快的关键试剂检测市场。数据显示,PGT在中国的渗透率仅有3.8%,与美国35.2%的渗透率相比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在供给方面,由于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在中国发展历史短暂,目前大多数具有第三代执业资格的医院都是在2016年后才获批的,而且大多数是公立医院。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经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有536家,其中四川仅14家。
这也是四川此次政策松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上海、河北、河南、天津、贵州、安徽、陕西、山西等多个省市也都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安徽省、陕西省、江苏省等均规划新增不超过10家。
预计未来5年,辅助生殖的共计和需求均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这对于行业的器械公司业绩量价预期有较好的贝塔确定性。
贝康医疗具有先发优势 终端市占率将达到70%
贝康医疗的PGT-A试剂盒于2020年2月获批,北京中仪康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嘉宝仁和全资子公司)的PGT-A试剂盒于今年11月4日获NMPA批准注册申请,成为国内第二家上市的PGT-A生产厂家。此外,亿康基因预计将在2022/2023年获批,成为国内第三个玩家。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清晰。
而在PGT-M及PGT-SR领域,目前的潜在竞争者都是未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仅处于科学研究阶段的供应商,包括嘉宝仁和、亿康、和卓生物等。从嘉宝仁和2016年申请临床2021年批准的5年周期来看,贝康医疗预计在2022年和2024年获批的PGT-M、PGT-SR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国内独家的格局。此外,该市场外资并不能参与,且临床需要完成至少10000份以上的检测样本,因此不少潜在竞争者获批进入市场的难度较大。
凭借着在PGD/PGS的先发优势,截止中报,贝康医疗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并通过同比增长5.5倍的销售费用扩建销售团队,年底预计可到200人,且贝康医疗将仅做直销提升对于终端的服务质量。在销售端人、财共同发力的情况下,贝康医疗覆盖了80家头部PGD中心中的41家本土化实验室,预计到年底将覆盖达到60家,将市占率提升至70%。
构建从检测到存储的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还处在早起的快速增长行业,有着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迅速跑马圈地是建立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充分、系统化、全方位地绑定终端后,终端的粘性会大大增强,从而构筑护城河。
对于贝康医疗来说,新产品的研发、注册在按计划推进,目前公司主要的任务就是迅速提升终端覆盖率,贝康医疗采取的策略就是:构建从检测到存储的整体解决方案,一条渠道卖一些列产品和服务。
在检测端,在布局PGT-A、M、SR等产前基因检测产品矩阵及男性IVD产品的基础上,贝康医疗还布局了:
此外,仪器及设备方面包括相关的耗材,85%都是进口,而仪器和耗材往往是一个闭环,不兼容的属性令产品的粘性明显提高,因此贝康医疗还布局了:
贝康医疗布局的产品在目前的竞品来看,是最早且最全的,并具有较为明显的国产替代潜力。除产品布局外,贝康医疗对于终端的服务布局也相对成熟,针对具体客户的需求,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办事处、营销中心、销售团队,贝康医疗提供的服务包括实验室设计、运作和管理;售前、售后的技术支持;数据分析和解释;提供培训及意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
今年上半年,贝康医疗帮助8家机构通过了三代试管资质申请工作,去年全部通过评审的12家中心,其中贝康医疗覆盖的有10家。
在与终端深度绑定后,贝康医疗的产品将明显受益于销售渠道。今年上半年贝康医疗的PGT-A试剂盒、分销的仪器及CNV试剂盒的销量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加168%、126%及139%,同时NIPT的销量亦大幅增加。且盈利能力明显增强,PGT-A试剂盒的毛利率达到了71%,整体产品(包含分销)的毛利率也提升至44.2%。
对于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传统技术平均要失败2.5次,基本要做3次)的IVF来说,如果能通过价格相对低的试剂盒来提高成功率,减少流产的遗憾也是变相降低成本。可以说基因筛查对于IVF有着关键作用,但耗材所占边际成本相对不高(医院的销售价格相对更高,但动力更强),未来有望逐步提高渗透率。且为了减轻生育妈妈的身体及心理负担,通过基因筛查提高成功率或会成为了患者“求稳”的抓手。
此外,由于国内相关产品获批企业仅两家,且产品渗透率还很低,并不符合当前一些列集采的共同特征,因此短期集采的可能性不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